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在一次讲座中,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巴格沃蒂曾给出一个自称“最为真确的定义”,那就是“戴安娜王妃之死”。何以如此?他的解释是:“一位英国的王妃,带着埃及的男友,在法国的一条隧道里撞车,开的是一辆德国车,安装着荷兰的发动机。司机是一个比利时人,喝多了苏格兰的威士忌。追赶他们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队,骑着日本的摩托车。为她治疗的一位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的药品。这个消息是一个加拿大人传出的,使用的是比尔·盖茨的技术。而你可能正在一台电脑上阅读这个消息,这台电脑用的是中国台湾造的芯片、韩国产的显示器,由一个印度的卡车司机运输,被一些印尼人截获,由硅谷的码头工人卸货,然后由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运送给你……我的朋友,这就是全球化。”
杰出的文章往往是学理与评说相映成辉,执着于真理与良知,又避开偏执和狂热,彰显理性的慎思和公允,行文晓畅却不流俗……所有这些品质都不易企及。
所有的诘问总是需要自我诘问的维度。失去了这种自省意识,也就取消了意识形态与知识批判之间的界限。
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更为特定的含义: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盲从于外在的压力与影响,这是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
现代国家、现代法治和现代民主的这三种制度,早在17世纪之前就分别发源,有了最初的形态,只是到了19世纪之后,才逐渐在许多国家交汇结合在一起。
政治发展过程具有一种清晰的方向性,意味着承认公民之平等尊严的可问责的政府具有普遍的感召力”。
对民主的要求是现代人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造就了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在他们的政治意识中,民主是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态。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当下的现实世界形势对福山很不利,呈现的趋势是分裂而不是汇聚:英国脱欧、美国退守、经济和政治的民族主义勃兴、分离主义、反移民和排外浪潮的汹涌、贸易争端的加剧,以及全球化的衰落。的确,在过去的一个年代,我们见证了历史方向的逆转,分裂与离散开始主导时代潮流,人类的共同目标似乎已经退隐了。
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之外的现代化模式迟早会面临民主化的压力,会遭遇巨大的困境而难以长期维系。
在年轻的时候,你会仅仅因为某种学说很难懂,就以为它必定是深刻的,而你没有那种自信去说‘这不过是胡言乱语’”。
kindle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