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丛书(名家评注本)(《诗经》《资治通鉴》《史记》《人间词话》等,全套共30册)
以往有种成见,认为道学只讲哲学而不讲经学。那实际是缺乏历史常识的误解。只需翻检一下宋明时代的学术著作即可发现,一空依傍、自成体系者极少,而凭借经义传注发挥思想的却比比皆是;甚至包括那些为数不少的“语录”和“笔记”同样也不例外。这说明,道学家和心学家同样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和阐发
春夜宴桃李园序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1)故。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10)出六门,于六尘(11)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12),即名边见(13)。
如果本心不被任何事物现象所染,不起执著,就叫作无念。运用时能遍及一切处所,又不执著于任何一处。
目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在孙子看来,战争说到底是敌对双方比试“骗术”的过程,会骗的打败不会骗的,大骗子战胜小骗子,骗术越是高明,骗法越是多样,就越是拥有赢的把握,越能成为胜利的主宰。
无复先术”
以假象迷惑对手,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态势,从而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
战争中离不开军事欺骗的道理也许人人都懂,关键在于骗术高明与否。
总的精神可以着眼于:第一,不能重复,切忌依样画葫芦,所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第二,新奇怪诞,防不胜防,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第三,顺藤摸瓜,请君入瓮,所谓“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第四,逆向思维,反常为常,所谓“出乎意表,合乎其理”。按上述四个思路去设局,势必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3)而不动。 【注释】 (1)酬害:报复的意思。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2)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1)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刍荛者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行,或使之;止,或尼[110]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kindle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