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思考的是,文言文是否像庸俗社會進化論者所說的那樣,是「舊」的「死」的語言文字。 一切文學藝術形式,包括文言文在內,都是「器」,作為載體,無所謂新舊之分,優劣之別。文學不同科學,藝術不同技術。科技也許需要不斷創新,不斷進步,而文藝形式,無論新與舊都有其存在價值,絕不能說西洋抽象畫要勝過國畫,東洋式現代書法要勝過傳統書法,話劇歌劇要勝過京劇。 1
一旦文學淪為政治的附庸,成了幫閒文學、遵命文學,那就如糞上之英,朝生暮萎,真的是死文學了,
新文化運動實際上已延續百年,這是一個舍雅求俗、棄精取粗的全過程,
當通俗化、粗鄙化到了極端的時候,舉世皆以愚賤為榮,以「大老粗」自我標榜,端莊的舉止、高雅的談吐、優美的文辭也成為批判對象,美德遭到踐踏,人格日趨卑下,終於出現「砸爛狗頭」一類的流氓黑話了。
近二十年,隨著經濟的勃興,拜金的教義驅使文化進一步媚俗,流行文化成了主流文化,八十年代曇花一現的審美覺醒和精神超越的需求已蕩然無存,大量的垃圾文字如垃圾食品那樣滋養著群眾。
近二十年,隨著經濟的勃興,拜金的教義驅使文化進一步媚俗,流行文化成了主流文化,八十年代曇花一現的審美覺醒和精神超越的需求已蕩然無存,大量的垃圾文字如垃圾食品那樣滋養著群眾。在網絡時代,點擊率成了衡文的最高標準,網上流傳的文字,低俗化的傾向尤為嚴重,鬧嚷嚷的卑田院式的狂歡,沒來由的語言群毆,黃段子、灰段子、黑段子的熱擊,螢幕充斥著大量的暴力語言,連學者、教授的微博爭辯,也粗野得如同潑婦罵街,古人那種即使絕交也口不出惡言的風範,於今再也不復見了。語言的墮落,也就是文化精神的墮落,這不能不說是整個民族的悲哀。從民間產生的網絡語言,自有其草根性的蔓延力量,但當它直接影響到知識分子,並左右其對語言核心價值判斷的時候,就值得我們警惕了。 1
文言文,過去不屬於大眾,今後也不可能屬於大眾。如今,它是一種遺產,一個存在。遺產需要繼承,存在自有價值。
這群文人以前清的「遺老遺少」居多,他們是文言文最忠實的維護者,不懂得或不屑於寫白話文,終其一生都用正統的文言文寫作。從藝術角度來看,他們的文章品質最高。 1
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參與者如陳獨秀、胡適、魯迅、郁達夫、郭沫若、沈尹默、俞平伯、聞一多等早期人物,亦不時技癢,勒馬回韁,製作文言,其中頗有可觀之作。
文言文,終於在四十年後編成〈春遊瑣談〉一書出版,填補這段時期的空白。
在這時期,詩集的序跋成為最常見的文言文體,作者多為詩詞家或新文化人士,年青時未經嚴格的文言寫作訓練,於文言文的句法章法亦未考究,晚年好奇執筆,每以白話之法為文言,氣格不純,加之以年事已高,才華衰退,故平庸之作多而精品少,與上輩文人相去甚遠,絕大多數衹能算是客串者而已。 1
現代文言〉(二〇〇八) 1
文言文的世界,是一個以「君子」為人生理想的世界。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淺俗化的運動。 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淺俗化的運動。文化虛無主義者以過激的手段摧毀了貴族精神、精英文化,也就從根本上損害了大眾文化。
在網絡時代,微博的流行,帶來了新的契機,也有負面的影響。白話文的低俗化、痞子化已至極端。 1
胡適所主張的「以平淡的談話,包藏著深刻的意味」,
文言文惜字如金,簡練如詩,是最精美的文字,也是最好的範本。
青年學子得以接觸優秀的文史典籍。儘管是長期的隔閡,霧掩雲遮,文言,依然是許多人心中的高潔的聖域,
應羞於自己的無能為力。詩詞創作需要天賦,不是人人皆可以為之;而寫出合格的文言文,衹要多誦讀,多涵泳,自然水到渠成,沒有學不會的。
吳宓云:「文章成於摹仿,古今之大作者,其幼時率皆力效前人,節節規橅,初僅形似,繼則神似,其後逐漸變化,始能自出心裁,未有不由摹仿而出者也。」
論辨、傳狀、碑志、贈序、書牘、序跋、雜記、箴銘、慶弔 1
文至駢體,可謂已臻形式美之極致。
筆者相信,喜好文言,往往是出自本性,出自天然。也許,「保守」思想是與生俱來的, 1
旣然愛上了它,就應該盡力去做到最好。
旣然愛上了它,就應該盡力去做到最好。辜鴻銘云:「語言要高雅,表達要自由,用字要簡練,意義要完滿。」
甚至國家的重要文告,略增一點文言的話,國家的威信都能提高一點。 1
柳如是別傳〉、熊十力〈新唯識論〉,假如采用白
帶有私隱性的日記、書信等,一用文言,便生雅韻。
傳統派文言,是正宗古文,即以文言思維,並以文言句式為主體的文言文。
今後正宗的文言,應該有典雅的語言,高尚的格調,穿越古今的文化情懷,古色古香的審美趣味,旣能遙接古人的謦欬,又有現代的生活氣息。 1
無論是以「文言為體,白話為用」也好,還是以「白話為體,文言為用」也好,這種半文不白的寫作,衹能是低層次的現代假古董,
文言文的「現代性」,衹在於文章的思想意義,而不在其形式、技巧上的通俗性。 1
文言,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衹屬於個人和小眾的,永遠不可能為廣大民眾服務。 1
當代文化教育界中,尤其是語言文字工作者群中,也許是源於某種自卑、自虐的心態,對文言文鄙夷、敵視、攻擊的不乏其人, 1
歷史經驗早已證明,用白話文去傳播荒謬的思想,其危害性遠比用文言文大得多。 1
說真的,筆者從未認識到舊文化與家國興亡有多大的關係,更無法一一理清文言文盛衰的前因後果。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沒有文言,沒有詩詞,沒有一切舊物,也無妨大局,芸芸眾生依然可以鼓腹謳歌,頌平鳴盛。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滾滾濁浪之中,偶然飄來幾瓣落花,喚起人們一些淒美的回憶,也許就夠了。
編就這本小書,筆者稍感慶幸的是,再也不用去寫那些符合「學術規範」的論文了,這篇前言可以信筆所之,言己所欲言。引文亦一循舊例,不注篇名出處及頁碼,尚祈讀者諒察。
壬辰之歲,業師有編撰〈百年文言〉之議,其去壬子廢經,適值百年。越半載而編目麤定,余披覽竟夜,不覺懷抱空狂,繞室叫嘯,萬慨遂生。
凡吾族今日所依止之河山,所被服之禮教,所享受之文物, 1
江山慘澹其悒鬱兮,哀鴻遍野而無告,登高一呼揭竿兮,痛飲黃龍意崢嶸。【 1
親目所覯,真相斯存,雖有異說,不欲聞命。於是之三人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 1
法人特嘉爾嘗高唱尊疑主義,以為古今之學說,無一可信者,非槪置之懷疑之列,衡於經驗,斷於智識,不足為情實, 1
人皆有所偏蔽,了於近而昧於遠,實勢所必至,理有固然;毋偏執之太甚,是自而非彼,當謙懷而虛受,藉非以顯是而已。
人皆有所偏蔽,了於近而昧於遠,實勢所必至,理有固然;毋偏執之太甚,是自而非彼,當謙懷而虛受,藉非以顯是而已。莊子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天下之非馬,天下之相諍,由於人己之互執,方欲與天下人解執而息諍,乃先執一說以諍之,此之謂益薪止沸,緣木求魚。故余亦曰:以執使執之無執,不若以無執使執之無執;以諍使諍之無諍,不若以無諍使諍之無諍,是則微意之所存也。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能窮世相,斯即常住。 1
後世史家當持公允,爲之書此一筆也。【虞廷】清帝所言「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
眞。【熊東遨】「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養人者害人」,知此,尙不失爲「明君」;當今之世,想望不能。【 1
盛名。【徐晉如】〈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應天順人」四字,足爲萬世之憲章。 1
殘暑未歇,庭樹肇秋,高樓當風,竟夕寂坐。
晚暉落紅,暮山被紫,遊眾星散,流螢出林,湖岸風來,輕裾致爽。
彝 1
當時所謂喬木世家,流風漸沫,其子弟類皆不克自檢,弁髦祖訓,蔑棄彝倫,寒畯下士,尤而效之,狃於功利,往往剽竊苟且,以求急就,其於古者讀書修己治人之理,茫然不加省。由是一二姦黠之徒,窺伺其間,盛倡異說,排斥陳篇,飆卷波流,轉相煽誘,天命未鞠,人心已離,侵尋至於今日,敗壞已極,而不可收拾,何其甚也。 1
兵法新棋圖〉 1
且有孔孟及諸子百家之徒而後有書,非有書而後有孔孟及諸子百家之徒也。有斯道而後有書,非有書而後有斯道也。 1
書以言道,書且亂道,道不必書,書不盡道。 1
書以言道,書且亂道,道不必書,書不盡道。孔孟及諸子百家之徒可著書傳道於秦之前,後之人又何不能著書傳道於秦之後乎?夫人才隨時運而生,我國則孔孟之沒,不復有孔孟,諸子百家之亡,不多有諸子百家,然而後世孰不曰孔孟及諸子百家之書猶在耶,孰不曰孔孟及諸子百家之道猶傳耶? 1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何古今人不相及也。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何古今人不相及也。使始皇乘春秋戰國之後,盡焚天下之書,俾後世不復知有斯人,有斯書,有斯時,有斯道,不知堯舜之公,不知夏禹之私,不知征誅之湯,不知弔伐之武,不知桀紂之惡,不知伊尹太公之賢,兢兢業業,合天下之人,成天下之治,油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後之大同,安必讓美堯舜哉! 1
知焚書而不知盡焚天下之書,使後之學者,抱其殘,守其缺,同者從而是之,異者從而非之,非者是之,是者非之,
秦始皇功罪平議 1
世之為諸說也,非有所本,本於思也。思之於心,宣之於言,言者吹也,言何往而不然,言何往而不可?然其所然,而不然其所不然,可其所可,而不可其所不可。吾又何以知其然,知其可也? 1
人知憂天之惑,而不知談天之尤惑也,人知杞人之愚,而不知治天文學者之尤愚也。子列子曰:「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嗚乎,是誠知所止矣! 1
昔永樸侍先考於南漳,先考訓之曰:「汝讀荀卿之書乎?其言曰:『君子之學如蛻,蟠然從之。』蛻者何?蛻其害吾德者也。害莫若私,故張南軒曰蟬蛻人慾之私。今以蛻私名汝軒,其識之勿忘。」永樸敬受教。歲辛酉買屋先宅南,爰扁之楹間。 1
六藝之於諸子、史、集,亦猶夫哲學之於諸科學術,一曰道術之本,一曰物理之「後」(meta-),皆可分而不可離者也。顧後世中西之學視傳統有別。西人得其殺,子旣長成,乃離父別母,其失竟成俄狄浦思情結。中土得其生,雖大舜五十,尙敦孺慕,其失乃不敢爲父之諍子、君之諍臣。攀附云云,何妨原乎其心。予故曰:中學之失,在作繭自縛;西學之失,在懸崖撒手。守其中道,難乎難哉!【
時局如棋,成王敗寇,本難定論。而文章不朽,寸心得失。三曹故亦名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