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大部分的学习纯属虚度光阴。
人类所有的新知识,其实都是由旧的知识构成和解释的。我们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质上便是通过大脑的有机联想,将新的概念插入到旧的体系中,再在动态的学习中将之转化成一个合乎逻辑的富有张力和强劲生命力的知识系统。
第一,远见 通过解读知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判断未来的趋势,而不是仅仅记住这些信息。 第二,穿透力 通过费曼分析技巧,从碎片化的知识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快速解决问题,掌握事物的规律。 第三,智慧 通过以输出的方式浓缩、重演知识,汲取精华,使知识为我所用,和环境相匹配,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学校时有老师和同学,每天讨论,写清单,列目标,感觉我有很多想学的东西。但一个人有大把的时光,能够自由选择时,我反而不知道该读什么了。”
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是必须充分地理解这门知识,包括它尚待开发的价值。
在这一两年的黄金时间内聚焦在一个正确的目标上,尽可能取得不凡的成果。
对人最危险的东西,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善良的愚蠢。”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两种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信息加工系统:一种以文字语言为基础,另一种以表象语言为基础。前一种是语言意义,后一种是图像意义,对信息同时进行两种加工,等于实施了双重编码,记忆更加牢固,理解也更为深刻。
多数人在学到一个知识后即便倒背如流,其实也并不知道该怎么表述它。也许他心里清楚大概怎么回事,但他无法流利、精确地把这个知识描绘出来。
模拟解说者的场景:假设你正向人们介绍一门对他们很重要而且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务必取得他们的认同。例如演讲。 模拟受询者的场景:假设你正接受质询和考核,必须回答问题和阐述你对于某个话题/知识的看法。例如面试。 模拟传授者的思维:模拟老师或其他传授者的思维去阐述你对知识的认知,不要把自己当成学习者。例如讲课。 模拟质疑者的思维:模拟怀疑/否定/质疑者的思考方式,想想他们会提出怎样的疑问,然后逐一解答。例如辩论。
你看到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内容值得我们反复地琢磨和学习。你应该假设自己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宗旨和价值,并把它告诉另一个人。就算只是大概的意思,也要像很懂行那样把它讲出来。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既记住这篇文章的抽象意义,也理解这篇文章的图像意义。在模拟的过程中,这两种意义都能从模糊到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你长时间地记住它们。
等待着被知识垂
等待着被知识垂幸
在知识的对比中寻找像金子一样宝贵的缺口,是最能帮助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探寻到真正知识的方法之一。“
越焦虑,学习就越容易四处撒网,分散精力,每一类知识都浅尝辄止,学不精,也记不多,效能越来越差。
我们平时阅读杂志或搜集资料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少学或坚决不碰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以免虚费光阴。
A.5本以上
B.遇到问题才知道
A.有目的地从不同的渠道
B.看情况
C.经常
A.我会充分地对比和论证
B.偶尔
A.会
好东西太多,是会消化不良的。
通过三次复述,我们可以打开知识的“重要性开关”,既能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检查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看看哪些部分才是自己最需要的,然后把它们留下来。
避免在不同平台学习重复的内容。
我们平时遇到的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的知识,其实在最后都能联系起来,互相是有关系的,也就是知识间的桥梁。
他曾经嘲讽地说:“如果有一个人愿意拿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并且还为此感动,那他纯粹就是一个无知的妄人。”
kindle cover